Sunday, June 24, 2007

烏干達台商》周庭選 穿毛衣是唯一的鄉愁

烏干達台商》周庭選 穿毛衣是唯一的鄉愁
【經濟日報╱陳慧敏】 2007.06.23 03:38 am

周庭選是在1993年退伍後,就由在迦納投資多年的父親周森林領著去烏干達,父親三天後離開,就把英文破爛的他,丟給台幹和黑人。如今,十多年過去,他在烏干達的非洲生活悠然自得,不僅結交各國的朋友,賺錢也賺得很輕鬆。

談起自己對非洲的第一印象,他說:「非洲比我想像得好一百倍」,他發現,烏干達街上沒有媒體刻板印象的沒有穿衣服和鞋子的非洲人,當地人受到英國殖民傳統影響都穿西裝、皮鞋。

非洲台商歸納周森林賺錢是靠「冰條和鐵條」兩項。周庭選說,周森林原本理想家集團總經理,台灣事業結束,轉赴西非考察,到迦納投資,觀察一年有10個月是高溫天氣,於是引入百吉棒棒冰的機器。

最鼎盛的時間,周森林從迦納到象牙海岸邊境開四家製冰工廠,有800個黑工騎著台灣腳踏車,載著冰桶去賣冰,棒棒冰不怕耗損,融化變成水,回來再重冷凍就好。光是冰棒的生意,讓他們賺入投資鋼鐵廠等其他產業的資本。

於是,周森林1996年在世界銀行牽線之下,投資3,000萬美元扶助迦納煉鋼廠,這座西非最大的煉鋼廠,光是用電量就是當地三分之一電力,直到2002年電廠國有化,才退出經營。不過,周森林政商人脈豐沛,隨時開創新商機,他近年低價取得當地即將砍伐重新種植的橡膠木,經過簡易加工和運送,轉售馬來西亞成為家具原料。

周庭選被父親派到烏干達,最初原是要投資鋼鐵廠,不過,卻因緣際會轉變為經營餐廳和塑膠廠,如今主力是塑膠工廠和貿易公司,從生產包裝塑膠袋,延伸到包裝機、逆滲透淨水器、不鏽鋼水馬達等。

他在烏干達生活優渥從容,他說:「繼續待在台灣,我不過是小上班族,怎麼能賺那麼多錢?怎麼能過得這麼舒適?」他說,黑人想法很單純,不會害人,做生意也單純,「這裡雖然有競爭,但是,也不是流血廝殺。」在非洲生活和工作都可以靠黑人打點,相對地,到歐洲或台灣卻請不起傭人和司機,事事要自己來。

他在非洲磨練下來,眼界開了,膽子也大了。他說,烏干達雖然台灣人十根手指就可以算完,卻一點也不寂寞,因為他在烏干達有華人朋友,美國、歐洲、黑人、菲律賓朋友,結交多種族、多文化的朋友,生活圈和視野都大很多。

在烏干達住久了,他也變成「專業導遊」。不管是親朋好友來訪,還是官員、學者過路,都不免把他當成烏干達「達人」,為了應付所有人的問題,他還特別去背誦烏干達基本資料,產業特色、維多利亞湖面積、氣溫、首都由來等,「以前當學生,讀書考試都沒有那麼認真。」他說。

周庭選沒有鄉愁,縱然朋友都在台灣,卻可以透過網路串聯,並不寂寞。唯一的鄉愁是「穿毛衣」,烏干達雖有赤道經過,卻位處高原,四季如春,愛穿毛衣的他,只能每年飛回台北度冬,在台北的寒流當中穿毛衣過過癮。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