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22, 2007

「愛飛至獅 愛/非自私」活動宣傳


愛飛至獅 愛/非自私
Send Love to Sierra Leone

活動時間 2007年6月6日~2007年6月15日
     09:00~17:00
活動地點 台灣大學第一學生活動中心
活動內容 獅子山愛與關懷特展
     愛心物資募集(二手英文書與衣物)
     天下雜誌青年夢想系列書展與義賣會
主辦團隊 台灣與獅子山願景實踐團隊
活動贊助 財團法人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
     天下雜誌出版
協辦單位 財團法人十大傑出青年基金會
     台灣大學國際論壇社



愛/非自私

獅子山,一個遙遠的非洲國度,
鑽石的炫麗並無法遮蔽血淚過往;
台灣,我們所身處的美麗寶島,
胼手胝足也不能盡訴以啟山林之苦。
獅子山與台灣,有些相似,也有些不同。
不同的是,獅子山正面對百廢待興、亟待重建的戰後家園;
相似的是,純真的兒童臉龐,總是如天使般帶來希望的未來。
只要我們主動看見需要的地方,讓愛化為行動,
就能為獅子山兒童創造不一樣的未來。
一本英文讀物,打開兒童面向世界的窗口;
一件二手衣物,讓心中的溫暖遙送天涯比鄰。
從我們開始,讓愛無遠弗屆,飛至獅子山!

“非洲之子”與諾貝爾獎

本文介紹非洲籍和非洲裔的諾貝爾獎得主,他們的經歷反映出非洲人民為擺脫殖民統治、消除種族歧視所走過的艱辛道路。 自1901年第一項諾貝爾獎頒發至今,共有19位非洲人或非洲後裔獲此殊榮,他們之中有10位獲和平獎,6位獲文學獎,另外3位分別獲醫學獎、經濟學獎和化學獎。

和平獎:

1950年,拉爾夫·本奇,來自美國的非洲後裔,因在調解阿以戰爭中作出巨大努力而成為第一個獲此獎的黑人。

1960年,阿爾貝特·約翰·盧圖利,來自南非,因在20世紀50年代領導南非國民大會與白人政府進行不懈抗爭而獲此獎。

1964年,馬丁·路德·金,來自美國的民權鬥士,非洲裔,因積極參加並領導美國黑人爭取平等、自由等權利而獲此獎。

1978年,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埃及前總統,因在阿以和談中作出巨大努力而與時任以色列總理的貝京同獲此獎。

1984年,德斯蒙德·姆皮洛·圖圖,南非黑人主教,因主張用非暴力手段制止南非當局對黑人的種族壓迫,並成功創立了各種族和諧共處的“彩虹國度”理念而榮獲此獎。

1993年,納爾遜·曼德拉,南非黑人領袖、首任民選總統和弗雷德里克·德克勒克,南非民選前白人總統,因在廢除南非種族隔離制度方面作出傑出貢獻而共同獲此獎。

2001年,科菲·安南,聯合國前秘書長,來自迦納,因在促進世界和平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與聯合國共同榮獲此獎。

2004年,旺加裏·馬塔伊(女),肯亞環境和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因在“可持續發展、民主與和平”方面作出貢獻而成為第一位獲此獎的非洲女性。

2005年,穆罕默德·穆斯塔法·巴拉迪,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埃及人,因在阻止核能在軍事領域內的使用以及和平利用核能等方面作出的貢獻而與其領導的國際原子能機構共同榮獲此獎。


文學獎:

1986年,沃萊·索因卡,尼日利亞著名小說家、詩人和戲劇家,因“以其廣闊的文化視野和富有詩情畫意的遐想影響了當代戲劇”而成為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非洲第一人。

1988年, 納吉布·馬赫福茲,埃及小說家,是第一位獲此獎的阿拉伯語作家。其代表作有小說三部曲《宮間街》、《思宮街》、《甘露街》,以及《尼羅河上的船家》等。

1991年, 納丁·戈迪默,南非現代著名的白人女作家,因小說《貴賓》、《七月一家人》和《自然資源保護論者》獲此獎。她的許多作品鞭撻了種族歧視制度。

1992年,德雷克 ·沃爾科特,非洲裔,加勒比詩人,以其“植根于多種文化的歷史想像力,創作出了光輝的詩作”而榮獲此獎。

1993年,托妮·莫裏森,非洲裔的美國黑人女作家,因在“富有想像力和詩意的小說”中對美國黑人生活進行了“生動的描述”併為繁榮美國文學作出貢獻而獲此獎。其代表作包括《所羅門之歌》、《心愛的人》、《爵士樂》等。

2003年, 約翰·馬克斯韋爾·庫切,南非白人作家,因對世界文學的傑出貢獻而獲此獎。其主要代表作有《昏暗的國度》、《來自國家的心臟》、《等待野蠻人》、《邁克爾·K的生平》和《恥辱》等。
  

生理學或醫學獎:

1951年,來自南非的馬克斯·泰勒因發現黃熱病疫苗而獲此獎。


經濟學獎:

1979年,非洲裔的英國經濟學家威廉·阿瑟·劉易斯,因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問題有貢獻,與另一位經濟學家共同獲此獎,是世界上第一位獲此榮譽的黑人。


化學獎:

1999年,擁有埃及、美國雙重國籍的科學家艾哈邁德·澤維爾,因在使用毫微微秒化學技術對化學反應過程進行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就而獲得此獎。

資料來源 2007年01月29日 19:34:37 新華網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1/29/content_5670726.htm